太極拳理論架構,相當重視重心平衡的牽引、控制,而為有效完成這些目的,一個靈活穩定的重心軸線,就相對的更顯重要。靠著這條正確的軸線,可於吸收對方壓力時,同時做出反制,完成陰陽,也是為何拳論相當強調立身中正的原因。

 

  然而到底立身中正的標準該如何訂定,一直困擾著許多練習者。有些習者為求脊椎與地面絕對垂直,而造成動作窘困,失去安舒之感,甚至因拳架過低仍勉力挺脊,造成膝蓋受傷,皆是對立身中正的定義有了誤解所致。

 

  脊椎為人體最重要的樞紐所在,並非筆直與地面成九十度角,而是以略S型之角度來減低震力對腦部之衝擊。故脊椎與地面絕對垂直之說法,立論點其實並不完全正確,較精細的說,應是由頭部經脊椎至地面相接的假想軸線與地面角度的關係。

  

  由此可知,立身中正指的是由軸線與腰、胯、支撐腳所構成的相對關係,而非單純的脊椎與地面之固定角度。

 

  太極以陰陽為基礎理論,則相對調整的能力愈形重要。以起式下沉為例,採中、高架時,軸線與地面成垂直角,重心可直落泉湧。若採低架,因膝、踝曲摺角度變小,軸線必往前微傾,以維持重心位置不變,而非軸線位置不變。若堅持軸線位置不變,重心將落在雙膝而造成傷害,不少習者認為,架子低時,脊椎能夠挺得越直,表示功力越純,卻不知不合人體生理結構的用力方式,往往在不知覺中造成身體過重的負荷,形成運動傷害。

 

  因此,這條軸線須隨著結構高低、重心位置而略作修正,絕非一成不變。唯有不斷因勢調整軸線以完成不同相對關係的立身中正,才不至練死了觀念。在頭正、顎收、腰鬆、胯落的前提下,在對應不斷隨機變化的來力時,誰說太極不能夠適度前傾後仰呢?

 

  太極既以高度敏銳的微調見長,就絕不會有任何一個姿勢或角度是固定不變的,在遵守拳論規範的同時,亦別忘了用身體去實際體會所謂的道法自然,當規範與身體感受產生衝突時,請相信自然的感覺,並探究問題在於認知不夠清楚,或規範本身。如此人練拳後始能拳練人,不致老來成空。

 

  共勉~

 

  徐子陵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