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徐子陵武學實證 (1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招式乃為動作之組合,各家武術均有立基於該門基礎動作之招式,或簡或繁,於實戰中發揮其中心思想。 

 

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友人問我說
是否完備的防守

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武術中的速度,可分絕對與相對。絕對速度表示動作由發動到結束所用時間,相對速度則意謂對方與自身動作之相對關係。 

 

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太極拳理論架構,相當重視重心平衡的牽引、控制,而為有效完成這些目的,一個靈活穩定的重心軸線,就相對的更顯重要。靠著這條正確的軸線,可於吸收對方壓力時,同時做出反制,完成陰陽,也是為何拳論相當強調立身中正的原因。

 

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內勁、內勁,似乎只要提到內勁,便加強證明了所學武術的高深與宏大,彷彿不是一般泛泛者能觸及。然而,多少先賢探求到了最後,卻又留下請往自身求的警語。

 

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或云練太極拳後。不可舉重物。不可用蠻力。此則未必盡然。未學太極拳。一身笨力。全體緊張。既學太極拳。全身鬆軟。筋暢氣通。務必練去全身緊張。仍須保持原來之笨力。因鬆軟之後。笨力變為真勁矣。昔人謂笨力稱之曰膂力。其力在肩膂之間也。不能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也。故笨力為本錢。鬆軟是用法。得用其法。小本錢可做大事業。不得其法。本錢雖大。事業無成也。故得太極拳真理以後。舉重摔角。拍球賽跑。隨意可也。不必禁忌。但依編者愚見。各種運動。不如多打幾趟拳

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以下是因宗岳門討論版一句武術心法,所衍生聯想的拳論,與大夥分享。

 

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拳論中,這句話代表了一種整體作戰的思想。闡述了不管是單人走架、或是人我流動時,單一力量在對應中的不足,及整合整體結構力量之重要性。 

 

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00

 

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00

 

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998

 

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談到用力,應該是許多太極拳者心中最敏感的一條神經。許多先賢前輩留下之心血,均告訴我們要放鬆、不用力,豈料後輩們鬆著鬆著,卻成了鬆懈、癱軟,恐怕也是其所始料未及吧。

 

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