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轉載自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zohe-wingchung

 

vS7sTicOjgIR9grCbZWw8w  

 

初練詠春拳的新學員,一定會納悶?

 

從頭到尾只有一個「內八字」的憋腳馬步,

 

動也不動地杵著做些毫無威力的手勢,練這些有用嗎?

 

十個初練詠春拳的人, 90%以上會在此陣亡,不練啦!

 

原因無他,憋手憋腳的動作,不好看!沒氣勢!沒有用!

 

幹架時,對方狠狠地一拳打來,能用嗎?

 

就連李小龍初練「小念頭」也差點棄權,

 

黃淳樑回憶「1956年,

 

15歲的李小龍隨同學張卓慶介紹至拳館拜師葉問,

 

練了幾天覺得沉悶就不去上課了,

 

過了一個月左右與人打架,覺得有必要練武防身,

 

才硬著頭皮回到拳館…」。

 

詠春拳第一套拳「小念頭」

 

是將詠春拳幾近90%以上的動作集成的動作組合,

 

所有動作就是詠春拳的ABC。

 

由如學英文時的26個字母,

 

學算數時「0至9」十個數字。

 

要清楚每一個動作的活動路徑、定點位置做到熟練。

 

才能從單手動作組合成左右二手複合動作,

 

就像小學生ABC二十六個字母認清了,才有可能認識單字。

 

所以,「小念頭」不熟練,馬上想要實戰,還是揮拳亂打!

 

想當年與師兄對練時,

 

一動手,師兄們拳頭就往臉上身上招呼,少有客氣,

 

自己反應出來的,就是兩手亂撥,

 

被打急了,左右亂揮打了再說!

 

沒有一個詠春的動作。

 

事後請教師父「對打時,為甚麼做不出詠春的動作?」

 

師父只淡淡的說「動作練的不夠!」

 

每一動作,三十動、五十動…,傻傻的一再反覆,

 

當師兄的拳打來時,

 

想都沒想能標準地應對出攤手、膀手…,

 

那種訝異!歡喜!才真正感覺沾到了詠春拳的「邊」!

 

近三十年來,愈來愈明瞭師長們的叮嚀,

 

要練好詠春拳,要從「小念頭」裡,

 

好好地「悟」!好好地練!

 

「小念頭」就如同詠春的「聖經」,不是木人樁法!

 

如果你學了詠春,與人對打,被打!

 

好好回想一下,挨打時,

 

你的攤手、膀手…,與小念頭的要求標準差多少?

 

要攤不攤,要膀不膀的手法,

 

挨打,活該!

 

再從「小念頭」好好的練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詠春無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